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办法[失效]

  (五)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耕地;
  (六)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和良种繁育基地;
  (七)城市规划区内除近期建设发展规划用地外的耕地;
  (八)当地政府认为应当予以保护的其他耕地。
  第六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分为两级:
  (一)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长期不准占用的耕地,为一级基本农田;
  (二)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为二级基本农田。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耕地保护指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批准机关应将批准文件抄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不准擅自改变,需要调整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批准后,划区定界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九条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建立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管理部门。
  第十条 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其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不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
  第十一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先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同级农业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由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后,方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建设用地征用手续。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