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 以劳养武企业(项目)的收益分配,应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税后利润,除企业留作公积金、公益金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外,主要用于民兵、预备役建设。
第二十六条 对以劳养武企业(项目),工商、公安、卫生、城建等部门应在办理证照方面给予照顾;财政、物价、税收及有关部门在收费和税收方面,可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管理权限范围内酌情减免。
第二十七条 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非法改变以劳养武企业(项目)的性质和隶属关系。
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向以劳养武企业(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二十八条 民兵事业费是保障民兵建设的专项经费,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应按照
《条例》和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九条 民兵担负维护社会治安、守护重要目标等勤务的报酬或者补助,由使用单位支付。
第三十条 农村民兵训练费用按照国务院和省的有关规定,从农村“三提留,五统筹”所获资金中列支。
第三十一条 城镇的民兵训练经费,按照国防义务共担、经费均衡负担的原则解决:
(一)企业应列支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财务管理计划,计入管理费用。建有民兵组织的单位自行使用;按规定应建而没有建立民兵组织的单位由上一级军事机关调剂使用。
(二)财政给予适应补助。
(三)以劳养武收入。
(四)其他合法来源。
第三十二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干部、预任干部参加军事训练期间的报酬,按照
《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民兵、民兵组织、人民武装干部和预备役部队官兵,按照国家规定的奖励项目和批准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