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极推动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燎原计划”。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
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科教结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科技、资源和资金的整体效益。
各级各类学校在农科教结合中,要利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优势以及联系面广的特点,为农村培养人才、开发项目、推广技术、传播精神文明,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学校基地要种好管好,切实在当地起到示范作用。
农村教结合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宽结合领域,由种养业的结合逐步向工、商、建、运、服等领域推进。
农村学校要发挥载体作用。乡(镇)和村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学校,建立农科教结合服务实体。把人才培训、项目开发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提高服务能力。
扩大“燎原计划”实施范围。要制定实施规划,逐步推进。到2000年,全省的乡(镇)要有80%实施“燎原计划”,其中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教育、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都要实施“燎原计划”,并有50%以上达到示范乡标准。“燎原计划”要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配套实施,做到以项目带培训,以培训带推广,以推广促发展。
有计划地扩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从今年起,每年扩展实验县4个,到2000年,全省实验县要达到县总数的50%以上。
(六)广泛动员和组织大、中专院校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农科教结合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层次和水平。大、中专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县、乡挂联,帮助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推广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培训农村师资和技术骨干。
鼓励和支持高校建立科技实体,向农村推广科研成果。继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放活高校科技人员。继续抓好高校帮扶试点工作。
要进一步深化大、中专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制度改革,打通人才通往农村的渠道。对农、林、医、师院校招收的农、林场和贫困、边远地区的考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考生,在招生政策上给予倾斜。
师范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农村教育改革实践,培养热爱农村教育、一专多能的合格教师。
三、保证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级政府要始终把农村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予以保证。
(一)加强县、乡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当地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综合改革统筹规划,对教育结构调整、教育投入等重大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