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意见的通知

  在乡(镇)大力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当地政府要根据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规划本地区的初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师资、基地等办学条件,把初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整体效益。在经济不发达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度较大的地方,要调整现有普通初中布局,创造条件,积极试办职业初中,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是为农村培养、培训合格劳动者、技术骨干力量和管理人才。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做到学以致用。
  (三)以青壮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乡镇企业职工岗位培训为重点,改革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遵循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在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地方,要逐步开展系统的初、中等成人职业技术教育。
  采取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巩固扫盲成果。到1998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要降到1%以下。
  逐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以县综合职教中心(农民中专)为龙头,乡(镇)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班),户建立家庭技术学校,形成县、乡、村、户四级农民教育网络。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要实行放开的原则,发动社会各界多种形式办学。要加强管理和指导,使农村各类成人办学向规范化发展。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从今年起,每年对300万青壮年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到2000年,全省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要达到4万人。逐步实行农村专业技术教育“三证”(中等技术、初等技术和实用技术证书)制度。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开展“燎原之冬”、“科技之冬”等活动,注重提高效益。
  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培训对象,拓宽培训内容。对企业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同时,要把乡镇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进行系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实用技术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咨询服务相结合,面授与函授、广播、电视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积极办好电大等大专班,培养农村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校办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扶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的校田,要面向“两高一优”农业,建设成为“三田一园”(种子田、实验田、示范田和生物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当地起示范作用。要拓宽领域,大力发展校办工业。进行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引进和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和新项目,创办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营。要利用学校的条件和优势,发展商、饮、服、修等第三产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校办企业税收减、免、返政策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校办企业可借鉴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灵活机制,放开手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