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今年要继续贯彻落实李鹏总理去年九月在全国加强物价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提出的十条措施,把物价涨幅努力控制在全省宏观调控的目标之内。要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菜篮子”工程,努力增产粮食、食油、棉花、猪肉、蔬菜等重要消费品,认真落实收购政策,搞好收购、储备、调运工作,保证国家掌握充足的货源。要安排好城乡市场供应,特别要做好农资供应工作,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要进一步落实民贸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民族特需商品供应。
(二)建立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加强政府对重要商品的调控。各级政府要采取坚决措施,在完善已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和副食品风险基金的同时,尽快建立其他风险基金。切实做好粮食、食油、猪肉、食糖、棉花、化肥、成品油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工作,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真正做到管得住、调得出、用得上。省政府决定,重要商品储备动用权属各级政府,市场风险基金由各级流通主管部门掌握使用,同级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商品储备调节供需、保护生产、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三)大力整顿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在继续抓好粮食、猪肉、蔬菜、化肥等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整顿流通秩序、规范交易行为、稳定市场物价纳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容。各级商业、粮食、供销、工商行政管理、物价部门要加强配合,对流通秩序进行综合治理,按照《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加大整顿流通秩序的力度。在城镇,要加强对粮油、猪肉、蔬菜和其它重要消费品的监督。在农村,要进一步整顿棉花和化肥、农药、种籽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秩序,理顺渠道,减少环节,保证商品质量。要加强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整顿,严格审查成品油批发企业的经营资格,确保省石油公司主渠道经营。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垄断市场、欺诈消费者的不法行为,保障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
三、以出口创汇、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优势。今年要以出口创汇、招商引资为重点,把外贸、外经、外资、边贸、外事、外宣、国际旅游、口岸、海关、商检、边检、侨务、台办、贸促会等部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带动附近辐射地区的开放和发展;用好用活涪陵、万县等开放地区的政策,扩大受益面;巩固和发展我省已形成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推进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实效。
(二)努力扩大出口创汇。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发展香港、日本、欧美市场,大力开拓非洲、南美、东南亚和独联体市场。进一步落实出口创汇的政策措施,理顺省市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关系,调动全省上下特别是生产企业的出口积极性。重点抓好40户年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和100个年创汇3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继续搞好13户企业实现“三化”(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的试点,抓好5户境外窗口企业的发展,着手组建2-3家科、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大公司,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新型外贸企业集团。在已开业的三资企业中建成一批出口创汇型企业。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外工程承包和国际劳务合作,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增加非商品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