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主要政策措施与建议
(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挥两个积极性。加快西线开发,一靠改革开放,二靠增加投入。要发挥省和西线地区各地州市县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体制、政策、投资、管理权限等各方面为西线地区的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及长江沿江开放开发带的区位政策优势,拓宽改革思路和经济发展的路子。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济工作方针。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区域要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换代,并促进现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二)多渠道筹措开发资金。增加投入主要靠自力更生,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省对西线地区也要给予适当安排。原有对西线地区“老、少、边、穷、库”及怀化山区改革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属国家渠道的全部兑现,属省安排的各种资金,在1994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省对西线地区的技改资金规模应保证适当的比重。省级筹措的水利建设基金,用于西线水利工程建设的比重要加大;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和劳动待业养老保险筹集资金的作用,各银行吸收的储蓄款要优先满足当地信贷需要;对西线农业贷款的年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银行贷款的增长幅度,并逐步扩大中长期低息专项农业贷款规模;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步伐,以地生财,用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到西线地区投资开发;大胆利用外资,包括国外、省外和区外资金,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世行、亚行、外国政府贷款;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城乡合作金融机构,搞活地方融资;广泛动员利用本地一切能动用的资金搞开发,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积极支持举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开发企业;用各种方式与国内国外、省内省外各类企业进行经济技术协作。
(三)动员和鼓励省直部门积极支持、参与西线开发。继续由省扶贫办和省经济技术协作办牵头,组织省直单位对西线地区进行对口支援。积极支持新上一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项目上给予重点照顾;省利用外资建设大中型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时,只要西线有资源优势的,要尽可能优先安排在西线地区;外经贸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西线发展外向型经济;交通、邮电部门要增加对西线地区交通、通信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投资;教育部门要帮助西线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除办好现有学校外,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根据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中专学校内增设相应专业,或增加定向招生指标和委培、自费生人数,在可能条件下,争取使西线地区升格几所高等院校;卫生部门要帮助西线地区搞好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根治地方病,防治传染病;西线地区新办乡镇企业和原有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税收和偿债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省直机关、团体、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到西线投资开发、兴办服务性实体的,在开办资金、场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
(四)加强对西线开发的领导。西线开发工作由刘夫生、胡彪、庞道沐同志负责,省计委、省农村办等单位负责人参与。日常工作由省计委、省农村办负责。怀化地区、湘西自治州、邵阳市、张家界市、石门县要确定1名主要领导负责本地区的开发。省直各部门要将西线开发规划项目纳入本部门计划,并认真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