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电厅关于
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五日
川府发〔1995〕2号)
省政府同意省水电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意见》,现批转各地,请认真贯彻执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去,就谈不上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和国民经济越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地位就越显得重要。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立足长远,狠抓当前,扎扎实实地搞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实现今年农业恢复性增产和为本世纪末全省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意见
省政府: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省水利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四川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
建国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供水抗灾体系,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兴建、扩改建和改造挖潜的同时,还大力抓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山平塘改造、微型水利发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河堤防建设和抗旱服务体系试点等工作。建成中小电站5800余座,装机容量303.2万千瓦,年发电量132.56亿千瓦时,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已有30个县达标。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1.38万吨。为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去年入冬以来,全省各地把水利冬春修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其声势、规模、效益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突破。目前,全省日高峰上工人数达910多万人;累计动工水利建设项目49万多处,已完工37万多处;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3亿个;各级自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4.16亿多元;累计新增有效灌面12.7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5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7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5.3万亩,初步解决50.5万人和52.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水利工程蓄水量达到82亿立方米。
但是,四川水利建设还远没有过关,特别是通过去年的抗旱实践,进一步暴露了我省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脆弱,难以抗御大的自然灾害。当前,我省水利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重视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一是水患意识和水利意识不够强。部分地方还未把水利提高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上来认识,“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水利建设欠帐多,骨干工程少。全省仅有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121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51.5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仅30.78亿立方米。三是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病险增多。已成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严重老化失修;全省9097座水库中,病险水库就占40%。四是机电提灌设备年久失修,效益衰减。目前,全省机电提灌设备能正常使用的仅占拥有量的45%;带病运行的占40%,不能正常使用的占15%。五是水土流失严重,江河堤防标准低。在农村还有1165.9万人和1322.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六是在建的规模大、水利投资严重不足。七是我省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45.9%,人均仅有0.39亩;同时,占用农田水利设施和有效灌溉面积的现象严重。八是目前还不能按工程成本计收水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尚未形成良性运行的机制,缺乏自我维持、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认真总结,研究对策,增添措施,增强水患意识和水利建设的紧迫感,下决心逐步加以解决,尽快改变我省水利与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推动我省水利建设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