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鼓励农村能人和资金持有者发展个体、私营和集体畜牧业经济实体。国营的种畜场、饲料厂、畜禽产品加工厂可实行国有民营,也可租赁或有偿转让,积极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也可联营。
对畜牧部门和乡镇兴办的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应给予优先贷款和必要的启动扶持资金,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对出口创汇企业和贸工牧一体化试点企业,应给予优先贷款和扶持,三年内免征所得税。
对各级畜牧兽医站、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从事技术咨询、第三产业、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各级畜牧行政、事业单位在体制改革中试办服务性经营实体的,不调减行政、事业拨款预算,并安排一定的周转金给予扶持。
四、建设高质量的畜禽商品基地
2000年前,省里将分期重点建设一批畜禽商品基地。在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现有31个商品猪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普洱、弥渡、景洪、宾川、建水、姚安、个旧、大理、景谷、文山10个基地县。全省商品猪基地县稳定在40个左右。继续巩固完善峨山、镇雄、景东、龙陵等牛羊基地,新建和续建广南、富宁、巍山、南涧、官渡、嵩明、新平、元江、楚雄、双柏、永仁、华坪、思茅、澜沧、昌宁、腾冲、临沧、永德、昭通、寻甸、会泽等21个牛羊基地县。继续办好洱源、剑川奶牛基地县和路南奶山羊基地县。继续办好昭通、鲁甸、巧家、永善、会泽、宁蒗6个绵羊生产基地县,新建富源基地县。办好武定、罗平蜂产品基地县,新建大姚、永胜两个基地县。继续办好云县、富民、兰坪禽蛋基地,新建安宁禽蛋基地、盐津乌骨鸡基地、德宏肉禽基地和宜良、晋宁、陆良、玉溪等水禽基地。继续办好曲靖、开远、保山、澄江、武定、通海等小型鸡场,在主要城市和工矿区完善一批现代化养禽场。同时,在迪庆、怒江等边远、特困的民族地区安排一批小型肉奶蛋基地、综示区。
五、积极开发饲料资源
各级政府要在确保粮食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和利用谷物饲料,提高饲料效益。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把饲料生产纳入种植业计划。在文山、红河、思茅等南部低海拔地区建立木薯、芭蕉芋生产基地。大力种植青绿饲料,推行粮草轮作和林草结合,大兴人工种草。计划到2000年累计种草400万亩,每年新播人工草场30万亩。要把秸秆氨化和饲料青贮作为发展我省草食畜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加速推广。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资金,在短期内有较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