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百万人温饱工程计划的通知

  二、奋斗目标
  (一)到2000年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的标准:
  --贫困地区的人均纯收入,在今后7年,争取每年增加70至100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使绝大多数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元以上,人均口粮200公斤以上,户均住房2间以上。
  --农区户均建成一亩稳产高产基本粮田、一亩经济作物、一亩林果园、5-10头牲畜;牧区实行定居、半定居,人均有10-20头牲畜,有基本的饲草饲料基地。每个农户或牧户转移出一个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建立起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形成初步的自我发展能力,把返贫率控制在5%以下。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狠抓开源节流,使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屏障,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争取多数贫困县实现林网化。
  --修建扶贫公路,增加邮电设施,使全部乡镇和有集贸市场、商品生产基地的地方都通汽车、通信、通电话。
  --解决贫困县的用电问题,绝大多数贫困乡镇用上电,全县人均用电量达到10千瓦小时。
  (三)文教卫生事业有所发展。
  --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大部分青壮年达到“扫盲”水平。
  --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使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使地方病得到控制,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控制在18.7‰以内。
  三、方针、途径与主要形式
  (一)扶贫攻坚的方针是: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的必要扶持和社会各界帮助下,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尽快解决群众温饱,进而脱贫致富。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稳定的解决温饱,多数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发展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大农业,开展地边贸易,走扶贫开发之路,使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二)扶贫开发解决温饱的途径:
  --立足于发展大农业。扶贫开发要始终把以农林牧副渔各业为整体的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和解决温饱最现实的途径重点发展。发展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效益高、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的加工业。
  --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积极稳妥地引进和推广有利于扶贫开发的先进技术,热情欢迎和全力支持从事科技扶贫的单位和个人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县、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当开展各种经营性的有偿服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积极发展集贸市场。鼓励国有、集体、个人一起上,采取多种集资形式促进市场建设。在商品生产地、集散地和消费地,积极建立城乡生产、生活服务网点。
  --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既能发挥资源优势、又能安排农村剩余劳力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
  --搞好土地开发利用。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棉、糖、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土地有偿使用、转让使用权等方式,加快荒地开发利用。
  --引导农民劳务输出。搞好扶贫服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贫困地区农牧业剩余劳力外出劳动,合理流动、有序转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