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进一步做好“三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把“三资”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发展与管理密切结合起来,既要大胆引进、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又要讲求实效、办一个成功一个。在合资项目中要做好国有资产评估和引进技术、设备的鉴定工作。切实提高引进项目的履约率、外商投资的到位率和配套资金的兑现率,以及合资、合作项目的按期开工率。各有关部门都要改进工作,改变对“三资”企业多头管理和“重审批、轻服务”的状况,切实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帮助已经兴办的“三资”企业实现建设要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产生带动效应。并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促使“三资”企业守法经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人身及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国家的信誉。
四、加强领导与协调,打一场扩大开放的总体战
15、加强对扩大开放的领导。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要把扩大开放切实放到振兴贵州经济的战略位置上。在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精神;各有关部门都要联系实际,制定和落实新的措施;把实施扩大开放的各项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打一场扩大开放的总体战。要力求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新进展,使出口创汇及非贸易创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利用国外、省外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形成注重实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确保我省扩大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加强对扩大开放工作的领导,建立省扩大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涉及全省扩大开放工作的重要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在省经贸厅办公。建立省招商引资局,与省经贸厅合署办公,负责统筹安排和协调审批招商引资工作,并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三资”企业进行协调、管理和服务,更好地为“三资”企业及“内联”企业排忧解难。各地都要结合实际,加强对扩大开放的组织领导工作。
16、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都要围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推进全省扩大开放的共同目标,协调一致,主动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工作。要加强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维护项目合同的严肃性,切实讲求经济效益。要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审批手续,实行联合会签,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杜绝不正之风。要立足省情,下大力改善软环境,以软补硬、以软取胜,用优惠的政策和高质量的服务吸引投资者,留住客商。
17、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干部队伍。要大力宣传扩大开放的重要性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全省上下的整体开放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都要学习经济协作、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涉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际惯例,逐步适应全方位开放的需要。要加强涉外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要充分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并挑选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经过涉外业务培训,充实到涉外工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去工作。并努力通过与发达省市的人才交流、挂职学习等形式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各有关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增设新的专业,为促进全省扩大开放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