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1、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省学校德育工作要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身心特点,改进工作,加大力度,尽快改变德育工作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状况。要针对我省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花大力气建立德育保障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德育自身建设,使我省学校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要确定各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加强整体规划和衔接。小学阶段侧重于进行基础道德知识启蒙和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情感和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能力。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学习、关心集体、尊敬师长、乐于助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等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侧重进行社会公德和法纪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五爱”情感和“五自”能力。使学生确立公民意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服从整体、艰苦朴素、团结互助、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独立生活、克服困难,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等能力。
  高中阶段侧重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劳动观念、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具有民族自信心、社会责任感、道德判断力,以及自强自立、积极进取、公平正直、见义勇为等良好品质。
  大学阶段(包括研究生阶段)侧重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具备道德上的自律能力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
  为激励、引导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坚持评选高校省级优秀大学生,市(地)、县(市、区)级三好学生的同时,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委、团省委评选全省“十佳大学生”,由省教委、团省委评选“十佳中学生”和“十佳小学生”。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