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政策,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配套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考核录用的办法,使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公开、公平竞争就业。相同水平的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和待遇上应大体一致。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广泛开展职业技术等级考核,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到本世纪末,在城市,未获得“双证书”的不得就业、上岗;在农村,企事业单位(含乡镇企业)招工及录用从事技术性强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社会化服务管理人员,首先从获得“双证书”的人员中选拔。大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规格的岗前、在岗、转岗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
(六)普通中专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现有的中专学校到2000年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规模。其中,15所已达省部级重点中专的学校,力争达到国家级重点标准,在校生均在3000人以上,其余中专学校的在校生要达1000人以上。有条件的地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力争创办一所综合性的以工科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条件具备的中专学校经批准可以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
积极推进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
(七)成人中专学历教育应以在岗从业人员为主,成人中专学校要加强同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办出成人教育特色。
(八)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学校在办学、教学、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分配形式等方面的自主权,使学校成为法人实体。
(九)各级政府要通过专项补助和长期、低息贷款等形式,积极支持和扶持各类职业学校大力发展生产实习基地,走产教结合、企校合一的办学路子。各类职业学校要切实端正办学思想,改变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十)继续实施“3696工程”,做好点上深化、面上扩展工作,加强政府的统筹决策。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密切配合,促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
(十一)抓好我省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加强对卫星电视教育的管理。到本世纪末,建成全省卫星电视教育网络,覆盖全省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山区。“燎原计划”示范乡要建立燎原广播电视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远距离教学形式,为中小城市、乡镇企业、农村以及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服务。
三、关于高等教育
《纲要》及
《实施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使规模更加适当,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3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80万人,专科生450万人。18-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将上升到8%左右。
我省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全国同步,按平均年递增率5%左右发展。其中,普通高校平均年递增4.7%,成人高校年平均递增5.7%。2000年在校生达到15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9.7万人,硕士研究生在校生发展到1100人,博士研究生发展到15-20人;成人高校5.3万人。全省18-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由现在的2.9%上升到5.3%,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由现在的27.3人上升到33.8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集中力量办好现有高等学校,积极扩大现有高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到2000年,普通本科院校规模达到3500人以上,专科学校达到2000人以上。重点建设好南昌大学,争取尽快进入“211工程”。继续办好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各地(市)应当在现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办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根据我省经济发展需要,新办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和2-3所进行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