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财税、信贷等有关部门对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饮食服务业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采取以下扶持措施:
  (一)、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自有资金比例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给予贴息贷款;
  (三)、依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减税或者免税;
  (四)、对其经营场所地的租金和各种费用,给予照顾。
  第十四条 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社会团体兴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应当给予扶持。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推动本市和民族地区对口支援以及各项协作活动。各级民族事务部门应当鼓励少数民族社会团体、民族贸易企业、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和少数民族经济实体参与上述活动。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加强对民族学校的领导,制定扶持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增强师资力量,增加办学经费,优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各类学校应当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列入计划。
  第十八条 各类学校招生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义务教育以后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放宽录取标准。
  各类学校应当全面关心民族班和散读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当提高其助学金、奖学金、生活补助的比例。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健康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第四章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第二十条 少数民族公民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已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涉。对于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公民,应当予以尊重。
  第二十一条 各级商业主管部门应当重视清真食品(含清真饮食、副食、下同)供应网点的合理布局,保证市场清真食品货源和少数民族其它生活必需的食品供应。在火车站、主要客运码头、机场、商业中心地段和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住宅小区应当设置清真食品商业网点。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