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稳定农业的重要保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必须坚地国家“五统一”原则,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重点是:
1、进一步扩大土地市场调控范围。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新增建设用地的出让范围。除法律规定可以批准划拨用地之外,其它用地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将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纳入市场的轨道。对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要依法办理有关手续,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租金或土地收益。逐步将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
2、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按照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保证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殖的要求,在处置土地资源时,分别不同情况,可采取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土地出让方式,即国家将土地使用权以一定的年限出让给企业,收取一定的土地出让金;二是土地出租方式,国家收取租金。三是土地入股方式,即国家将一定使用期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3、加强对集体土地流转的管理。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农村小康建设的需要,要逐步推行农村集体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农用土地的使用权,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可以实行有偿转让。要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下,经过依法审批,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1、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变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做法,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市与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可以在小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的同等权利和履行同等义务。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要积极、稳妥、分步进行。
2、改革小城镇建设投资管理体制,开辟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新路子,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带资金到小城镇开店办厂,逐步建立并形成以集体经济积累和农民个人集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内资、外资、合资多元投入的筹资渠道。
3、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小城镇的管理。小城镇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小城镇发展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基础现状等情况,立足当前,着眼发展,制定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连结点的城镇网络。小城镇规划和管理要纳入法制化轨道,以保证小城镇管理按照新的体制和机制运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