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一是通过存量折股,增量扩股、引进外资以及广泛吸收个人和社会法人入股等途径,对现有乡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二是新建乡镇企业,原则上都要办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从一开始就要实行新企业新机制。三是提倡和鼓励乡镇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和多元混合参股,可选择经济实力强,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
(三)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贸工农一体化进程
1、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能够较好地解决分散经营的农户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难题,推动农业更快地走向社会化大生产,壮大集体经济。要采取多形式,多成份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纵横交错,上下结合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各级供销社要积极深化改革,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2、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济组织。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农科教一体化的经济组织,必须抓好以下环节。一是发展主导产业。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在当地主要农副产品上做文章,建好生产基地,搞好深度开发。注重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的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建好商品基地。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形成“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区域化布局,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三是抓好“龙头”企业。在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好“龙头”企业的建设上,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使其真正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四是要完善机制,按照经济规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恰当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民、龙头企业与其它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互惠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1、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兴办第三产业。凡是放开经营的农副产品,农村集体和农户都可以收购、加工、批发和运销。国合商业、外贸、农林、畜牧水产等部门,要积极发展与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的联营联销和产销一体化经营。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在自愿结合,自负盈亏的基础上组建各类流通联合体和服务合作社,把千千万万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远距离、大批量贩运活动,减少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
2、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建设要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加快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高市场数量、功能和档次。在消费品市场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疏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要把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放在突出地位,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资金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积极发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商会、行业协会等市场自律性组织,为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创造条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