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巩固充实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大力提高防病治病水平
按照国务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各地要认真制定中医医疗机构的区域布局规划,合理配置中医中药资源。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要把重点放在现有医疗机构的巩固提高,健全功能,办出特色,完善服务上。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增强疾病防治能力,以主动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九五”期间,省将重点建设好省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期工程和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二期工程,根据资金和其他条件,在认真作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及早立项开工,努力把省中医院和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建设成为全省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中心和示范中心。同时,省还将在“九五”期间重点扶持建立20个中医专科专病基地。各地也应采取措施,加快中医医院医疗用房和设备的配套建设。
三、加快发展中医中药教育,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层次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中医中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即要巩固、发展现有中医中药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学术梯队,又要从我省的省情和中医中药事业实际出发,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中医中药人才。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中医中药高等教育要在稳定本、专科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并要协调好各类人才培养的比例和注意加强中医中药管理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开办高、中等中医中药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医中药成人教育,当前重点要开展农村中医中药人员培训,中药工人培训及中医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中医中药教育网络。充分吸取传统师带徒教育和现代教育的长处,结合中医中药自身的特点,开展新型的中医中药师承教育。为使中医中药学科带头人迅速成长,脱颖而出,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到“九五”期末,在全省分年度开展评选150名新一代名中医活动,造就新一代名中医。
要考虑中医中药人才形成的历史原因,为中医中药人才职称晋升创造必要的条件,并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对评上的名中医,具有五年以上副高职称的,在按规定申报、评审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在学历、资历及外语要求方面可适当放宽条件。对从事中药工作满五年以上,不具备规定学历,尚未取得中级以下技术职称的职工,如仍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可按有关规定参加不具备规定学历者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以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考试的具体办法由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省医药管理局商定。对从事中药工作30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的老药工,由省医药局发给荣誉证书,老药工本人每月享受30元的技术津贴。
四、大力提高中医中药学术水平,加快中医中药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