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技术改造
(一)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优势产业。大力开发人造棉、合成纤维系列产品,提高深加工能力,使产品达到仿真、超真、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要创立名牌,靠名牌效应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棉纺织行业要贯彻执行压锭改造任务,优化存量,向节棉型转轨。要合理用棉,提高纺纱支数,平均纱支要达到30支以上。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开发汽车内装饰用布系列产品,搞好产品市场调研工作,做好产品设计、织造、售后服务一条龙的工作。
(二)抓住机遇,加速技术改造。
1.压锭改造,压缩总量,优化存量。国家决定1992年至1998年压缩棉纺能力1000万锭。其中城市国有大中型棉纺企业每年压缩100万锭。我省全部淘汰“1”字头棉纺锭,用国家压锭专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在提高纺纱质量的基础上,实施织造设备的配套改造。
2.到1996年底前,列入省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的企业及龙头产品,逐步完成改造任务。对亚麻织造、漂染、无纺织布、汽车内装饰材料以及毛纺织、针织印染、后整理设备技改项目,列入国家专项贷款计划的,金融部门对此要给予优先安排。
3.“八五”末期,全省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在全省工业总投入中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的6万吨腈纶和2万吨粘胶纤维项目,所需投资20亿元,各银行和投资公司要给予大力支持。
三、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一)深入开展学习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活动。各企业要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为榜样,把从严治厂落到实处,树立厂规厂法的绝对权威,树立企业精神。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规范和控制体系,把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做为企业生命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列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规划》和“企业管理上台阶规划”的企业,都要落实学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三年规划,使一类企业、管理先进企业基本达到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水平。
(二)抓住关键,建立好的企业领导班子。纺织工业正处于转折时期,企业面临着困难和机遇,企业必须有素质高和具有严、细、实作风以及强烈的市场意识的人担任厂长。因此,要下大力量建立好的企业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共渡难关,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四、改革纺织品进出口管理体制,加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一)我省纺织行业已获准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有14户,自营进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由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评审后,优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