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条 企事业单位购置重要设备仪器和引进项目的文件材料,有关专业部门应会同档案机构检查验收,并及时归档。
第二十条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会议,带回的文件材料要按照归档范围的规定,及时向文书或档案机构归档。
第四章 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应对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移交的档案按下列规定进行分类:
(一)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档案分类编号的规定,进行企事业档案分类编号,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随意改动。
(二)分类编号要遵循材料的形成规律,并且要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三)企事业单位有关生产、技术等管理性文件,要按其文件内容分别归入各类档案统一编号。
第二十二条 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要根据需要编制案卷总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底图目录等不同形式的检索工具,并且进行档案著录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各种档案的保管工作,其保管设施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一)企事业单位库房建设要列入本单位基本建设计划,档案库房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筑设计按照《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二)档案工作用房应做到库房、办公室、阅览室三分开。
(三)应配备必要的管理设备。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档案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各种档案按下列不同要求进行保管:
(一)对底图保管须采取平放或卷放,不允许折叠保管。
(二)声像档案应统一分类编号,单独存放保管,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可单独分类,单独存放。
(三)实物档案要统一编号集中保管。
第二十五条 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事业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报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各企事业单位应成立由单位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工作人员组成的档案鉴定小组,负责档案的鉴定工作;经鉴定需销毁的档案,应编制销毁清册,经批准后,指派专人负责监销,并由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