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规定户口报在大、中专学校的学生;
(四)原有正式户口,现正在劳动教养或拘役、服刑的;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应予计入安置人数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八条 下列情况不计入安置人口或安置面积:
(一)在拆迁范围内虽有正式户口,但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的;
(二)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迁入户口或分户的;
(三)违章建筑或临时建筑。
第三十九条 拆除非住宅房屋,按照原建筑面积安置。
第四十条 拆除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有非住宅,如粮、煤、理发、饮食店、集贸市场以及文教、卫生等具有区域功能的经营服务性或事业性单位房屋,应按规划要求就近安置。
拆除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应按城市规划的要求异地安置。
第四十一条 拆迁原所有人自己依法营业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私有非住宅房屋,拆迁人应以原建筑面积并适合于营业的房屋对原所有人进行安置;经批准利用私有住宅改为非住宅用房的,其安置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出租给他人使用的私人非住宅房屋,按住宅进行安置,对承租人不予安置。
第四十二条 原使用人经房地产管理机关批准,将公有住宅改为非住宅的,拆迁时按住宅安置。擅自将公有住宅改为非住宅或转租给他人的,应将改为非住宅或转租部分的房屋面积从承租总面积中扣除,不作为安置依据。
第四十三条 拆迁人、被拆迁人均应遵守拆迁过渡期的协定。拆迁人应在领取所建房屋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后二十四个月内将原使用人安置完毕。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由拆迁人提供周转房的,被拆迁人应在得到安置后的三个月内腾退周转房。
第四十四条 拆迁人应当付给原使用人下列补助费。
(一)搬家补助费按原使用人正式户口的常住人口每人不低于三十元,一次性发给。一户人口为一人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五十元的搬家补助费。使用临时周转房的,在迁往正式安置的房屋需要再次搬家时,再按上述标准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