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级负责,归口办理;
(四)处理实际问题与进行思想教育相结合;
(五)及时办理,力求把信访事项解决在基层或者当地。
第六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必要的信访工作制度,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信访办公会议制度,领导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日制度或者领导约访人民群众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先进制度和其他业务工作制度。
第七条 国家行政机关应当为信访工作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和条件,保证必需的业务经费。
第八条 信访人与受理信访事项的国家行政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维护信访秩序的责任。
信访人到接待室走访,应当自觉遵守接待制度,接待完毕应当及时离去。
受理信访事项的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信访人的来信来访应当认真处理、热情接待,保证信访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 信访人
第九条 信访人依法进行的信访,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信访活动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 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和批评;
(二)向有关国家行政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三)向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反映问题、提出要求;
(四)向国家行政机关咨询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五)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催促处理、要求答复和复查信访事项。
第十一条 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
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三)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 通过书信反映问题,提倡签署真实姓名,写明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控告、检举、告诉、申诉信应当写清被反映者的姓名、单位、基本事实和投诉要求。书信应当投给相应的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到处乱发。
第十三条 通过走访反映问题,应当到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来访接待室,并遵守有关规定,维护信访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