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区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须有采伐区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由当地人民政府水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监督实施。
第十一条 在山区、丘陵区依法采金、采石、挖砂、取土、挖药材、挖掘野生灌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的,必须恢复植被或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废弃的砂、石、土、尾矿废渣,必须在规定的地点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入河道、水库、渠道、农田和自然排洪沟。
第十二条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建材、电力及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和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申办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申办单位和个体应当填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应当依照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及程序,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领取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和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并签署意见。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产使用。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实行年检制度。
第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建或在建的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尚未治理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该生产建设项目审批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生产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应当坚持治理与生产相结合,因地制宜,搞好规划,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保证质量,注重效益。
第十六条 在水力侵蚀地区,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依据本流域水土保持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