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重点是发展科技企业,特别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发展科技产业必须强占科技制高点,掌握竞争主动权。科技产业的发展要与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使教学与科研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建立教学、科研同产业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教学、科研要为校办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校办企业要为科研成果的中试和转化提供条件,特别要围绕高校科研成果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作好相应工作。要把技术改造纳入校办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增强其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到本世纪末全省高校校办产业的基本任务
从1995年到2000年,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工作要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贯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教委、国家科委、
国家体改委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高教战线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力争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有重大突破;在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上有重大突破;在提高效益上有重大突破,为推动全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大的贡献。
在深化高校校办产业改革方面,要在校办企业中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1995年以前,全省在6个校办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1996年至1997年,大多数校办企业完成产权改造任务,建立新的微观运作机制;到本世纪末,在全省高校校办产业中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在经济指标方面,要在1993年的基础上,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到1997年实现总产值和利税翻一番的目标,即总产值达到10亿元,利税达到1.8亿元;到2000年实现总产值和利税翻两番的目标,即总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达到3.6亿元。
四、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搞好校办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