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省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全省贫困人口有1000万人,其中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元的极贫人口392万人,集中连片的贫困县48个。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高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教育落后,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要解决这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必须集中力量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三)打好扶贫攻坚战既关系到贫困地区经济和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关系到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各级政府必须把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落后善,作为一项历史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强化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克服困难,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完成全省扶贫攻坚计划。
二、目标要求
(四)到本世纪末全省基本实现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极贫户要基本解决温饱,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下同)人均纯收入达到或接近400元,生活有明显改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00元以上,稳定解决温饱。
--以贫困县为单位,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0元以上的18个县、300-400元的14个县和300元以下的16个县,要在1996年、1998年和2000年分别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上。
--以贫困人口计算,1994年和1995年分别要有80万和120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1996年-1998年平均每年要有200户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1999-2000年平均每年要有100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
(五)创造贫困户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人均建成半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户均建成一亩经济林木,户均向非农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户均饲养一个黄牛单位的商品畜,户均有一项比较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副业。
(六)加强贫困地区基本设施建设。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实现贫困乡镇和大多数有集贸市场、商品生产基地的地方通公路;消灭无电县,力争90%以上的贫困乡镇用上电;实现县城通程控电话,基本实现乡镇电话程控化。
(七)改变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落后状况。
--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边远贫困山区普及初小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通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达到每户至少有1名掌握1--2项适用技术的劳动力。
--积极发展合作医疗组织,绝大多数乡要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组有卫生员。地方病要得到有效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