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力开发水面资源,加快渔业发展。我省浅海滩涂和淡水水面资源丰富,全省有潮间带面积175万亩,浅海面积390万亩,淡水水面80万亩,大部分没有开发利用。要以发展网箱和开发浅海滩涂资源为重点,实施“5555”水产养殖开发计划。在太行山、燕山山脉水库和白洋淀地区,以小网箱为主,发展网箱养鱼500亩,利用旧河道和沿海低洼废弃地,新挖高标准鱼塘5万亩,开发滩涂浅海50万亩。同时,要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提高远洋作业水平。到2000年,渔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
(三)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实现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1、实施“良种双化”计划,培育推广良种,发展制种产业。良种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前提,培育生产良种也是“两高一优”农业一项重要内容。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要以培育、推广良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为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促进良种产业化。从1994年开始,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农林牧渔主要农产品生产优种化,并建立一批良种研究、生产、引进、推广和销售体系,使我省良种产业化初具规模。到1998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林果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猪、鸡、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86%、71%、60%,初步形成水产品优、新品种繁育、推广体系,开发出一批海水鱼类、贝类、虾蟹类以及淡水养殖新品种。推进良种产业化进程,除满足省内生产用种外,大力发展面向省外,国外的商品种子生产。
2、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随着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加,逐步增加农业科技开发投入的比重,省财政每年要拨专项经费,用于农业推广计划中重大项目的示范和实用技术项目的推广,省、市(地)、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要逐步达到1%的水平,并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比重。结合实施“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集中力量示范和推广一批对农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项目。重点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优良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加工技术,农、林、牧、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还田和氨化饲料技术等。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需要,组织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搞好关键科研课题的研究。
3、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广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县要建立起一所集培训、示范、实验、推广于一体的职教中心。进一步加快职教改革,扩大适应二、三产业发展要求的委培生招生规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加强对乡村干部、乡镇企业厂长、在乡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