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由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市总工会和企业界代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备案。
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每年公布一次。
第八条 (财务列支)
企业支付的最低工资可全额列入成本。
第九条 (工会监督)
工会组织有权对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可以提请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第十条 (赔偿责任)
企业违反本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的欠付数额,并可按下列规定责令其向职工支付赔偿金:
(一)欠付数额不足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二十五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二十的赔偿金;
(二)欠付数额为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五十的赔偿金;
(三)欠付数额为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一百的赔偿金。
第十一条 (行政处罚)
企业在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限期内仍不补发欠付职工的工资及支付赔偿金的,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其情节,按每欠付一人次,处以欠付数额二至五倍的罚款。
第十二条 (争议处理)
职工对企业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对支付最低工资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复议和诉讼)
企业对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
行政复议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条 (适用范围的除外情形)
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按有关规定经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或者裁定而关闭、整顿或者进入破产程序的,不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