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区。包括临沧、思茅两地区的14个贫困县。澜沧江纵贯本区,哀牢山、大雪山是本区主要山脉。由于交通不便,开发利用程度低,商品经济不发达,造成人民生活贫困。土地资源丰富,且光、热、水条件组合良好,有利于多种生物、特别是热带作物生长。森林、热区资源丰富,是我国待开发的湿热宝地。本区还是我国大叶茶和紫胶的主产地。草食牲畜占全省比重大,有较大发展潜力。水能资源丰富,漫湾和大朝山电站正在建设之中。今后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澜沧江水电和航运、哀牢山金矿、思茅林区、热作开发,培植水电、林纸、林化、木材综合利用、蔗糖、热带水果、茶叶、南药、香料等骨干产业。发展畜牧业及其加工。加快口岸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巩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滇西区。包括保山地区和大理、楚雄州的21个贫困县。本区为云南横断山的中段,山坝相间,开发较早,坝区经济较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滇缅公路横贯本区,广大铁路正在建设,交通条件较好。粮、烟、油、畜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今后主要围绕澜沧江中游水电有色金属基地建设和水电、有色、烟草、蔗糖、茶叶、热作果品和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培植进行扶贫开发。在做好扶贫工作“三延伸”的同时,积极利用边境开放的有利条件,试办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发展第三产业和“两高一优”农业。
(十一)在未来的发展中,随国家沿边、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将形成沿澜沧江、金沙江、国境线三条重要经济地带:
—金沙江开发带。金沙江流域丰富的资源一直为国家所重视,三峡工程上马进一步提高了金沙江流域开发治理的战略地位。目前国家正研究加快水电开发。“长防”、“长治”、“金沙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等项目正在和将要组织实施。
—澜沧江开发开放带。澜沧江中下游是省和国家开发开放重点,漫湾和大朝山电站、兰坪铅锌矿、下游国际航运等重点建设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小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日益为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关注。
—沿边开放带。我省有4060公里国境线,与缅、老、越三国接壤。目前已设置国家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8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3个。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周边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前景广阔。
我省绝大多数贫困县分布在这三带之内,贫困县要积极实施国家沿边对外开放的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走出国门,发展自已;抓住机遇,主动配合国家重点建设,发展配套服务项目,贡献国家,壮大地方经济。
四、政策与措施
(十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破除“等、靠、要”、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依靠自已的力量脱贫致富的观念;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独富为荣的思想,树立致富为荣、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要破除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把深化改革作为启动贫困地区经济活力的根本动力。
—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乡镇企业,普遍推行股份合作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