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

  —分布面广,连片集中。我省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3%,占全省总县数的58%;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7%;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
  —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差。我省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岩石裸露的石山地区、干热缺水的河谷地区、山高坡陡的高山峡谷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这些地区地理条件复杂,生态失调,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科教落后,人口素质低。我省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社会发展层次不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虽有很大发展,但从总体看,文化教育落后,科技水平低,商品观念淡薄。贫困地区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总量大。这给开发扶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极大的困难。少数民族山区,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要难点。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云南扶贫工作面临着十分尖锐的问题,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基础差,起点低,扩大再生产能力弱,在竞争中人才、资金、资源流失,不但与发达地区,而且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拉大趋势;近年来低标准脱贫人口返贫率高;与发达地区比,思想还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办法还不够多,落实政策不够有力;在组织领导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问题;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扶贫开发难度很大,解决温饱已经进入了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攻坚阶段。
  (四)抓紧扶贫开发,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经济、文化、社会落后状况,缓解以至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系到社会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和我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必须将扶持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这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当前群众有强烈的脱贫愿望,在与贫困斗争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干部,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2000年是可以基本解决7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
  二、方针与目标
  (五)打好七七扶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以往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各地已经创造和积累了开发式扶贫的成功经验:国家在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带动发展当地民族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个项目带富一大片的经验;城市加工业同农村原料基地建设相结合,企业把贫困地区原料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来建设的经验;山区劳动力资源与坝区土地、气候资源相结合,资金、技术、物资和人才培训综合投入、配套服务的经验;以“种养加”为重点,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联合开发,即开放与开发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建立和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的经验;建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经验;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的经验;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经验;“给钱、给物,更要建设一个好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经验;争取国际援助,积极利用国外贷款进行扶贫开发的经验;按项目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按效益分配扶贫资金的经验;科研部门和地、州、市、县联合开发,鼓励科技人员实行科技承包,科技扶贫的经验;国家机关挂钩联系帮助一片贫困地区,动员全社会扶贫济困的经验等等。这些经验,都是各地实践创造出来的,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坚持和推广这些经验是搞好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仅能解决温饱,而且可以脱贫致富。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