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关于农村普通初中实行分流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

  二、关于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的布局与发展规划
  鉴于初中分流教育是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时期需要的一种办学模式,各地在制定分流教育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本地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推行。县(市、区)所属条件较好的农村初中均应率先实行分流教育,以带动其他学校,同时依据县、乡经济发展程度及各学校的差异,确定学校进行分流教育的时机和规模。办学条件一般,但乡(镇)经济发展和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迫切要求实行分流教育的地方,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早分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办学条件较差的地方,要着重抓好分流教育的试点工作。实行分流教育,切忌一刀切、一哄而起,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本地分流教育典型学校的作用,推广分流教育较好学校的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实行分流教育的学校,初期可适当控制分流班的班数和人数,视分流班的教育效果和社会需求情况,适时地逐步扩大分流的规模。
  三、关于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学校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实行分流教育。
  (二)自愿性原则。学校实行分流教育,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选择,并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和支持,不允许以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分流的依据和条件。
  (三)多样性原则。学校要从办学条件、学生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选择分流的形式,如“2+1”、“2.5+0.5”,办初级职业中学等,允许县(市、区)和学校采取多种分流形式。
  四、关于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的课程和教材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基本要求。
  文化知识课与职业技术课并重,分别保证适当的课时比例。
  1.基础文化课:必修科目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选修科目设历史、生理卫生及乡土地理、气象、生态等。
  2.职业技术课:种植、养殖、机械、驾驶、建筑、服装、食品、手工编织、电器维修、农副产品加工等。
  3.开课比例:基础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的课时比例为1:1;职业技术课与专业技术实习为1:1。
  4.教学基本要求:无论是文化课还是职业技术课教学,都应侧重培养学生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素质:(1)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观念;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2)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和农村基本实用知识。(3)具有基本的农村技艺,起码要掌握一门技术。
  (二)教材。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