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企业也要积极投身到“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中来。行业主管厅局要组织力量对重点亏损大户进行会诊,促进转化,对指导无效的企业,必要时实行停产整顿。
亏损企业要围绕消灭亏损品种、消灭或减少亏损,持久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要突出消耗、费用、成本等目标,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科处室、车间分厂、班组、机台和个人,严格考核,建立单项奖和综合奖,实行成本否决,节奖超罚。
亏损企业都要强化自我约束,加强内部审计。亏损企业不准买商品房,不准买轿车,人员外出不准乘飞机、坐软卧、住高档客房。长期亏损、开不出工资的企业,应出售非生产车辆、高档耐用消费品、闲置设备等,首先给职工开工资,其余用于发展生产。各级扭亏增盈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亏损企业的行政监督,对违纪者要追究责任,并视其情节,通报批评或给予责任者以行政、经济处罚。
七、突出重点,常抓不懈。
各市(州)、各厅局都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重新修订、制订下半年的扭亏增盈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重点要抓好41户亏损额在300万元以上大户的扭亏,降低亏损额。对41户大户的扭亏,省扭亏增盈领导小组将同市(州)和主管厅局签订责任状,各市(州)、厅局再同企业签订责任状,一包到底,限期扭亏减亏。省扭亏办将逐月通报41户亏损大户扭亏工作的进展情况。
各市(州)、厅局、企业都不允许为了完成控亏指标而搞新的潜亏挂帐,不能该摊不摊、该报不报、该提不提、乱摊乱提、乱转成本费用,造成盈亏不实。审计、财政、监察部门要组织人员逐户进行审计、核查、监察,一经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八、切实加强对扭亏增盈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
各市(州)、厅局一把手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其他领导要配合抓,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解决好本地区亏损企业中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经济综合部门、经济杠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各级新闻、监察、劳动、人事、科技、审计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把扭亏增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主动配合、搞好服务。对做出贡献的部门和领导要给予奖励。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