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意见。
第七条 农民负担监督检查范围:
(一)违反农民负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定的收费、集资、罚没项目;
(二)面向农民收费、集资项目收取标准和范围;
(三)村提留、乡(镇)统筹费、农村用工及向农民集资用于民办公助费用的使用。
第八条 建立违反农民负担法律、法规、规章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农民负担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向当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对下列违法案件应当予以查处:
(一)检查发现的;
(二)单位和个人举报的;
(三)上级机关交办或同级、下一级机关移送的;
(四)其他应当查处的。
第十条 农民负担违法案件,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立案。
立案后,确定案件承办人。由案件承办人写出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报经批准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下达案件处理决定通知书。
违法行为被及时制止、未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当事人及单位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可不予立案。
第十一条 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全省范围内重大违法案件。
市、行署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违法案件的查处。
县(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违法案件的查处。
违法金额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案件需报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上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纠正下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不当的农民负担案件。
第十三条 县以上农业综合部门对地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违反农民负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擅自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有权制止;对擅自设置的农民负担项目有权报请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予以撤销;对擅自增加农民负担的单位有权令其限期清退财物,并处以非法收取金额10%以内的罚款;对单位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者可以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
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村合作经济组织违反农民负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擅自增加村提留和乡(镇)统筹费提取比例或其他农民负担的,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者,可以处100元至500元罚款。超收的村提留、乡(镇)统筹费和超过规定的义务工等,其超出部分当年无法退回的,可在下年扣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