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向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保险机构投保。
第十七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应当设立完整的会计帐簿并按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和企业年检报告,接受财政、税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国内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应经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验证并出具证明。
第十八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有权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员工编制、工资和奖励制度,自行聘用、录用或者辞退员工。
外商投资企业聘用、录用或者辞退员工,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开发区的企业歇业或者停业,应提前向开发区有关部门申报理由,按规定办理手续。
第二十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破产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办理。
第四章 技术引进和开发
第二十一条 鼓励国外、国内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区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发展先进技术或者高新技术。
第二十二条 开发区重点引进和开发下列先进技术或者高新技术:
(一)与发展新兴产业或新产品有关的;
(二)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三)其产品能外销或者替代进口的;
(四)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属国际先进或者国内急需的;
(五)有利于技术或者产品超超世界先进水平的;
属于高新技术的必须报经科技主管部门认定。
第二十三条 投资者以技术作价入股举办企业,技术股本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0%;需要超过的,应报经有关部门批准,但最高不得超过30%。
第二十四条 开发区可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先进技术或者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
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 优惠待遇
第二十五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分别享受下列税收和其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