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办法[失效]

  (一)责任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人员的违章和渎职行为而造成的事故;
  (二)非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且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或在发明创造、科学实验过程中,超出所能预料的事故;
  (三)破坏性事故,是指行为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
  破坏性事故由公安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 凡责任事故,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
  第十五条 由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事故的,应当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一)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二)擅自变动、拆除、挪用或停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三)违反劳动纪律,擅离岗位或在非本人岗位上擅自作业以及发现危急情况而不采取应急措施;
  (四)违反设计、制造、安装以及检验、修理特种设备和防护装置的有关规定;
  (五)设备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求,超温、超速、超压、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六)不按规定佩带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七)玩忽职守;
  (八)其他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六条 由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事故的,应当追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人的责任:
  (一)发布的指示、决定、规章制度等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条例规定;
  (二)安全工作无人负责,规章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管理混乱;
  (三)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考核发证上岗;
  (四)未按规定提取、使用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经费,致使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   
  (五)不按规定购置、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六)作业环境不安全,安全设施不完善又不采取措施;
  (七)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违反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规定;
  (八)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无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要求; 
  (九)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十)强令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
  (十一)其他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 对发生责任事故的企业,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对事故责任者和企业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