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发布日期:2008年5月16日 实施日期:2008年10月1日)废止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1993年9月3日福建省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正确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保护林木、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林区的安定团结,促进林业生产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调解、处理本省管辖的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以下简称权属争议)。
第三条 权属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主动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经协商不成的,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人民政府处理。
权属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进入争议区域砍伐林木和从事涉及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关的活动。
第四条 权属争议经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自觉遵守,严格执行。
第五条 因权属争议引起的抢砍林木,破坏森林资源,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以及斗殴等,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制止,依法查处。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机构,负责权属争议的日常调处工作。
第七条 在处理权属争议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奖励。
第二章 处理依据
第八条 解放后营造的林木发生权属争议的,按谁造林管护,林权归谁所有的原则处理。但明知林地权属有争议抢造林木的除外。
第九条 处理县内权属争议,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发给的山林权证为处理依据,但山林权证错发的除外;无山林权证的,参考合作化时期或土地改革时期的有效权属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