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条 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处置按
《条例》第
二十三、
二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同内容参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订立。
第三十三条 同一建筑物分割转让的,产权所有人各享有相应比例的土地使用权;但同一建筑物所占的土地使用权整体不可分割。
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在报请审批时,转让方、受让方应当出示各自应得的土地使用权比例的证明,并应在转让合同中写明。
第三十四条 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到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换领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三十五条 转让方应向国家交付土地增值费,土地增值费视土地转让的增值情况(增值额与成本之比)而定,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收取,计收标准如下:
(一)增值100%以下(含100%)的,按增值额的20%计收;
(二)增值101%-200%的部分,按增值额的30%计收;
(三)增值201%以上部分,按增值额40%计收。
土地增值额,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成交价减去成本后所剩余额。该成本包括转让方受让时核定的土地使用权价款、地面建筑物(包括基础设施)折旧残值以及土地投资贷款利息,由转让方报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审查。
第三十六条 转让后需改变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用途的,依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有优先购买权,转让时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提高收取增值费的比例。
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出租
第三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对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出租人必须具备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