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收容遣送工作所需事业经费,由各级民政、公安、边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另编制和申报计划,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各级收容遣送站的基本建设和维修费用,由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向本级计划、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第九条 对有经济能力的被收容遣送人员可收取留站期间的伙食费、医疗费和返回原籍的路费。其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民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没有经济能力的,上述费用予以减免或用劳动收入充抵。所收费用及被收容遣送人员的劳动收入应造册入帐,全部用于补充收容遣送事业经费。
第十条 收容遣送站对已收容的人员实行进站登记、安全检查,并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不属于收容对象的,应立即解除收容;
(二)属于收容对象,其身份清楚的,应尽快遣送加原籍。户籍在省内的,遣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户籍在省外的,遣送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天;情况特殊经县级以上民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遣送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十四天;
(三)属于收容对象,其身份不清楚并有犯罪嫌疑的,送交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四)对儿童、老人、孕妇、痴呆者,应通知其亲属、监护人或所在单位领回,或由工作人员负责遣送回原籍;
(五)对被收容人员应根据性别、年龄、身体等状况,分开住宿、分别管教;女性被收容人员由女性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和遣送;
(六)对抗拒收容遣送的人员和多次被收容遣送的盲流人员,在收容遣送期间,可强制进行劳动教育和强制遣送。
第十一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在收容遣送期间应当自觉遵守收容遣送站的管理制度,如实回答管理人员的询问,服从收容、管理和遣送。
第十二条 公安、边防、民政部门负责收容遣送工作的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着工作制服,出示证件。严禁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或以其他方式索取被收容人员或其亲友的财物。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由省民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