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应以进入该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科研设计单位为主进行。
(二十六)在企业考核指标中,要强化技术进步的内容,如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新产品产值等,应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并纳入各类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合同中去。
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改善对科研单位的管理
(二十七)政府主管部门对科研所进入企业、企业集团或其与实行紧密结合,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得从中阻挠和干涉。
(二十八)政府主管部门对科研所的管理应由直接控制逐步转变为间接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服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
发挥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二十九)通过计划管理,政策指导和市场调节,把主要科技力量组织到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和振兴国民经济这个主战场上来。重点是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实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十)要以适当的力量,重点组织好对技术难度较大,科研周期较长,但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攻关,以增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要深入开发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活动。
(三十一)组织实施好“星火计划”,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的发展。要重视“星火计划”项目的技术示范性和技术扩散工作,要通过“星火计划”促进城市的人才和智力向农村流动。
(三十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科技界要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面教育。要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各级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
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
(三十三)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工作分三步进行:(1)1987年上半年,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纵向和横向的衔接协调工作,确定好改革试点单位,并按试点单位,分别制定试点方案。(2)1987年至1989年,抓好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并注意总结经验,及时研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3)1990年,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