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的,双方应订立农民工劳动合同。
第九条 书面劳动合同自当事人双方签章后成立;有担保的劳动合同还需担保人签章后成立;农民合同制工、外地临时工、境外人员就业劳动合同,必须经本市劳动行政机关批准后,方为成立。
劳动者一经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同一劳动时间内,不得与其他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要求的,可到劳动行政机关办理鉴证手续。
第十条 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内容:
(一)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住所、职工个人居民身份证号码;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日期、地点;
(三)工作内容和任务;
(四)试用期限、合同生效日期;
(五)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六)工作时间和休假;
(七)劳动报酬形式、支付方式和地点及日期以及劳动保险福利待遇;
(八)教育与培训;
(九)劳动纪律;
(十)变更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
(十一)违反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责任;
(十二)劳动争议解决办法;
(十三)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其中,境外人员就业劳动合同应有合同使用文字及其效力条款。
对农民合同制工、临时工的劳动合同的内容,可适当简化。
劳动合同订明的补充件、附件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件是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订为:
(一)无固定期限的;
(二)有固定期限的;
(三)以完成一项工作为期限的。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必须约定其他终止合同条件。本市城镇临时工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外地临时工劳动合同不得跨年度签定,属季节性用工除外。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试用期为三至六个月;不足一年的,可不实行试用期。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履行劳动合同的保证金和担保人。担保人在约定保证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返还担保人或职工的保证金(包括银行利息,下同)。但因职工被依法作违纪辞退、除名、开除以及受刑事处分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返还保证金。
用人单位因过错不能履行劳动合同,应当双倍返还担保人或职工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