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其供养的直系亲属(超生子女除外)可以参加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 根据本条例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因工导致国家有规定的职业病的;
(二)因工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
(三)工作时间遭受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灾害或者上下班途中时间及出差、外勤期间非本人责任的意外事故而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
(四)因抢险救灾、制止违法犯罪、救援他人等社会公益事务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
(五)其他的职业伤害情形。
第十三条 根据本条例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一)用工单位依法被撤销、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的;
(二)用工单位濒临破产或者在依法整顿期间被清退的;
(三)依法辞职,被辞退、除名、开除,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的。
第三章 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管理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证支付、部分积累的原则征集,由参加社会保险的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规定标准和比例,分别在缴纳所得税前缴纳。
第十五条 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按照下列标准和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计划生育保险费按照缴费工资的0.5%由用工单位缴纳;
(二)养老保险费按照缴费工资的15%缴纳,其中用工单位缴纳13%,职工个人缴纳2%;城镇个体工商户按照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两项费率之和缴纳;
(三)职工本人的医疗保险费按照缴费工资的10%缴纳,其中用工单位缴纳8%,职工个人缴纳2%。
职工所供养的直系亲属,每一人的医疗保险费按照缴费工资的3%缴纳,其中用工单位缴纳2%,职工个人缴纳1%;
(四)工伤保险费根据不同行业的危险程度和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划分档次,按照缴费工资的0.5%至2.5%由用工单位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按照用工单位的缴纳标准缴纳;
(五)失业保险费按照缴费工资的1%由用工单位缴纳。
职工个人月工资收入低于社会月人平均工资的,按市、区的最低工资标准缴纳;超过上年度社会月人平均工资两倍以上部分,不计征社会保险费,也不计算缴费工资。
第十六条 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工单位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劳务输出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劳务输出单位代为扣缴;用工单位和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市社保局委托银行按月扣缴;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佣人员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