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失效]

  (五)未按规定检验或经检验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进口商品,不准销售;
  (六)商品价格、服务收费必须按照国家或地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标准和办法定价,并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准非法提价、违章收费;
  (七)生产、销售商品,不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假冒商标、短码少秤;
  (八)商品、服务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准弄虚作假、蒙骗消费者;
  (九)不准搭配推销商品,不准强行增加收费的服务项目;
  (十)生产、销售国家规定或双方约定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必须履行包修、包换、包退的责任;
  (十一)国家和本省关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其他规定。
 第十二条 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分别由行政管理部门按各自职权范围和有关规定,给予以下单项或数项合并处罚:
  (一)责令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二)责令无偿修理或退换商品,或无偿重新提供服务;
  (三)责令赔偿受害人的实际经济损失;
  (四)处以罚款;
  (五)没收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和非法收入;
  (六)给予警告;
  (七)暂停生产、营业,限期整顿;
  (八)撤销生产许可证或专营许可证、质量认可证;
  (九)吊销营业执照;
  (十)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执行罚没处罚时应给予统一规定的收据,罚没收入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上缴财政部门。
  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向销售者、服务者或生产者提出合理要求;生产者与消费者有约定的,可向生产者要求按约定执行。销售者、服务者、生产者应在接到消费者来信(包括消费者委员会转交的消费者来信)或来访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或解决。对消费者委员会转交的消费者来信的处理结果应同时函告消费者委员会。
 第十四条 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向销售者、服务者、生产者交涉无效时,可向企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企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投诉(包括消费者委员会转交的投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即书面通知当事人。对消费者委员会转交的投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函告消费者委员会。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