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细则[失效]

 第十五条 调解委员会对受理的劳动争议,应当查明事实,推动双方协商解决,或者召开有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记录在案,形成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执行调解协议。
 第十六条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二)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和争议事实,有对仲裁的具体要求及理由;
  (三)没有超过申请时效;
  (四)属于受理申请的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第十七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两份。其中集体劳动争议申请仲裁,职工当事人代表还应提交所有申请仲裁的职工当事人署名的全权委托书。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
  (一)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住址;
  (二)争议的事实,申请的理由和要求;
  (三)证据(包括处分决定书、辞退证明书、劳动合同等)和证人的姓名、 工作单位;
  (四)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写明调解不成的原因。
 第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受理决定,确定处理争议的仲裁委员会成员和仲裁工作人员,并将受理通知书和上述人员名单通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仲裁委员会对受理的仲裁申请,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和裁仲人员名单送达争议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收到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未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处理。
 第十九条 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经仲裁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并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当事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二十条 仲裁人员必须认真审阅仲裁申请书、答辩书,收集证据,查明事实。
  仲裁人员持仲裁委员会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查阅与争议有关的材料。有关单位有责任提供材料,协助调查,并出具证明。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