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青团委员会。
  第七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国家及省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二)研究决定本行政区内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向主管机关和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协调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工作;
  (四)接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检举、控告、举报,督促、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
  (五)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
  (六)表彰奖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 省、市(行署)及有条件的县(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用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
  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的筹措、管理及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家庭保护

  第九条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依法由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家庭其他成员有协助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保护的责任。
  第十条 禁止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施行下列行为:
  (一)歧视;
  (二)迫害、虐待;
  (三)遗弃、溺婴;
  (四)订婚、换亲、早婚或任其与他人同居;
  (五)迫使辍学务工、务农、经商或外出卖艺、乞讨;
  (六)教唆、纵容、包庇违法和犯罪;
  (七)强迫信仰宗教;
  (八)强迫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九)侵占依法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
  (十)其他损害未成年人权益和健康成长的行为。
  第十一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利,保证适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其中途辍学。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学习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身作则,要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行为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影响未成年人。

第四章 学校保护

  第十三条 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