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条例(修正)[失效]

 第八条 中、小学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中、小学要积极推广普通话。
 第九条 中、小学教育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实行分级管理。
  中、小学的开办、停办或合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中、小学的校舍、场地、设备等配置的标准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条 中、小学危险房屋的翻建和改造,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应在场地、经费、材料、施工和动迁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不得损坏或侵占校舍、场地和设备。造成损失的,必须按价赔偿。
  学校不得将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移作非教学之用,因特殊需要移作他用的须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分别具有高等师范本科、高等师范专科或中等师范毕业(或相当于上述水平)的文化程度和相应的业务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办好高、中等师范院校,保证师资的质量;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资格由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考核和审定。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的崇高劳动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市人民政府和区、县、乡(镇)人民政府都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鼓励教师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对由市区去郊县、由郊县城镇去乡村工作的教师,保留市区、城镇户口,并给予生活补贴。
  乡村教师不承包责任田、口粮田,不承担义务工。
 第十四条 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由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应保证普及义务教育师资的需要。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关和单位不得抽调教师改做其他工作。
 第十五条 普及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支出预算,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解决。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