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干部因工作过失给企业和国家造成较大损失的,由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因玩忽职守使企业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违反企业法和本办法,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主管人员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投资决策失误或者强行干预企业投资活动,致使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者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的;
(二)不按法定条件和程序任免厂长,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经济效益严重下降的;
(三)向企业摊派人力、物力、财力,要求企业设置机构或者规定机构的编制人数,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向企业强行集资、乱收费、乱罚款,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
(五)强制企业签订合同,生产不适销对路产品,造成库存积压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
(六)不按法定程序和条件,阻止或者强迫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致使国家和企业财产遭受损失的;
(七)采取封锁措施,限制企业自主销售,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八)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或者采取其他违法行为给国家财产和企业造成损失的。
第五十二条 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定违反企业法和本办法的规定,企业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撤销,不予撤销的,企业有权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级机关或者向实施企业法和本办法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机关在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裁决或者处理,并通知企业。
企业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 扰乱企业秩序,致使生产、经营、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由企业提请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致使生产经营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企业领导干部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