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市区防洪采取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措施,以减轻城市中心区河道排洪负担。利用西郊砂子坑、玉渊潭调蓄洪水,加固南旱河左堤,增加南旱河调蓄能力,削减市区西部上游洪水下泄量。疏挖整治通惠河、坝河、清河等市区河道,扩大排洪能力。在南护城河西南城角向凉水河分洪,在北护城河东北城角向坝河和水碓湖分洪,以减轻护城河的负担。
  充分利用现有窑坑、洼地和新辟的湖泊水面蓄洪,消纳部分地面迳流。20年内,使规划市区湖泊由26个增至43处,水面由600公顷增至1250公顷。充分利用绿地滞水,减少不透水地面铺装,努力削减地面迳流。
  (3)为控制永定河官厅山峡洪水,要抓紧开展修建陈各庄水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继续做好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河道综合整治,完善河道堤防和有关排洪工程。为控制拒马河、大石河上游山区洪水,修建防坊和黑龙关水库,加快西峰山、钻金岭、西水峪和拴马庄等水库的可行性研究。此外,加固一批有隐患的中小型水库。
  疏挖整治承接城市雨洪的北运河以及潮白河、句河和东南部平原地区的排涝河道。
  (4)搞好山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重视远郊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对地处水库和河道分洪区下游的城镇,要认真调整建设用地,采取有效防洪措施。
  (5)加强气象和洪水预报,完善防汛报警系统,加强对分洪和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减少洪灾损失。
  93.要对北部和西部山区泥石流灾害易发地区进行测定,有计划地迁出泥石流易发区的居民,重点做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工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灾害。
  十七、近期建设
  94.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是:
  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前实现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区的调整改造和卫星城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水源、能源供应和交通的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城市通信能力大为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历史传统风貌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发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国50周年。
  95.近期建设的重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集中改建长安街和东、西二环路,完成外交部、文化部、交通部及国家银行等国家重要行政机构办公楼,以及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全国妇女活动中心等若干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
  完成北京西站及其与北京站之间的地下直径线工程,同时扩建改建北京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北站;完成首都机场扩建;完成机场高速路以及京石、京开高速公路北京段的建设。
  建设市区北部奥林区克体育中心、西部五棵松21世纪体育中心和其他场馆,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
  (2)加快市区中心地区的调整改造步伐,基本建成首都市场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发展。
  以集中改建朝阳门外大街为起步,建设商务中心区,适应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需要。
  基本完成王府井、西单商业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造,并建设前门外、海淀、马甸、木樨园、公主坟等大型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同时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菜市口、东花市、东四等地区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
  办好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加快建设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以及丰台、望京、石景山和昌平等地的科技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北京的产业结构向高层次、高效益转换。
  (3)大力搞好重点卫星城镇的建设。
  集中力量加速开发建设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先要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搞上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资金,把亦庄建设成为以技术密集型和外向型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
  为加快黄村、通州镇卫星城的建设,吸引市区外迁人口和产业,建设市区至通州镇的轨道交通和市区至黄村的准快速客运设施。
  其他各县(区),依据不同的资源和建设条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开辟县级工业区和乡镇工业小区。
  (4)加紧旧城及关厢地区危旧房改造和相应的新区开发。
  以西直门内外、广安门内外、东直门内外、崇文门外、德胜门外关厢、右安门外关厢等街段为骨干,以街带片进行旧城及关厢地区的危旧房改造,从二环路逐步向旧城内推进。
  完成安慧北里、芍药居、六里屯、南磨房、马家堡、八里庄、鲁谷等一批新居住区的建设,并开发建设望京、垡头、丰台桥南及北苑等新区,为旧城改造、满足住宅需求提供条件。
  (5)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和陕甘宁天然气进京工程。
  力争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并于2000年前建成作为城市重要水源和中线引水工程调蓄水库的张坊水库,以及相应的输水管道。
  落实陕甘宁天然气进京工程,修建输气管道,力争1996年投入使用,同时建设相应的市区管网和地下储气库工程。
  96.继续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10年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要跃上新台阶。
  (1)进一步完善市区干路网系统。
  在完成二环路改建后,改造完善三环路,建设开通四环路,打通旧城若干堵头、卡口,有计划地建设人行过街设施,疏解中心区的交通。
  (2)发展快速轨道交通。
  完成复兴门至八王坟地铁线路,并建设八王坟至通州镇的地面轨道交通,形成石景山至通州镇横贯市区的公共客运大动脉。建设通往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南北地铁线。
  (3)加强能源建设。
  完成华北油田天然气复线工程、首钢煤制气厂新建工程和焦化厂扩建工程。
  完成高碑店热电厂和双榆树供热厂的建设,进行第一热电厂和第三热电厂的改造和扩建,完成各供热厂配套热网的建设。
  建成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继续建设北京地区50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网及相应的变电站。
  (4)加快供水工程建设。
  完成第九水厂扩建工程,供水能力扩大为120万立方米/日。
  改造田村山燕化供水厂为城市水厂,增加城市供水能力34万立方米/日。
  恢复第三水厂的原供水能力(42万立方米/日)。
  (5)搞好防洪排水。
  在全市范围内,综合治理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和北运河等河道,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在市区治理通惠河和坝河水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和利用湖泊水面调蓄洪水。
  结合危房改造和道路展宽,改建城区旧沟和更新排水能力不足的雨水管道。结合新区开发,配套建设雨水管道系统。
  (6)发展通信、广播。
  完成39个电话局的扩建或新建,保证市话、长话、国际电话和各种通信业务的发展,以及各项事业对外开放的需要。
  建设北京西站邮件处理中心等一批邮件专业处理转运局站,增建43个新邮电局和一批邮电所。
  发展调频广播和微波多路电视,开办远郊县(区)广播和电视台站,建成市区和远郊区的双向微波信息传输网。
  (7)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
  完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筹建清河、郑王坟、吴家村、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和小红门工业废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建设、完善市区主要排污系统的污水截流管及相应地区的污水干线,基本控制水污染,使南、北护城河等输水河道还清。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