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办法(1993修改)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协议出让或转让,出让或转让双方应先委托经市土地管理局资质认定的地价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后,再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
  远郊区、县在规定权限内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应报市土地管理局备案。
 第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除下列用途可以协议方式外,应采取招标、拍卖方式:
  (一)普通住宅建设用地;
  (二)工业建设用地;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
  (四)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它用地。
  土地使用权协议、招标、拍卖出让的程序,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 土地管理部门应向预期受让者提供下列资料:
  (一)土地的位置、四至范围、面积及地籍图。
  (二)土地的规划用途和建筑容积率、密度、净空限制等项规划要求。
  (三)建设项目的完成年限,必须投入的建筑费用和发展面积的最低限度。
  (四)环境保护、绿化、卫生防疫、交通和消防等要求。
  (五)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和建设计划或规划设计要求。
  (六)地块的地面现状。
  (七)出让的形式和年限。
  (八)出让金的付款方式和要求。
  (九)土地使用者的义务和有关的法律责任。
  (十)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十五条 出让土地使用权,应按照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出让方)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合同。土地使用者应在签订合同时向出让方支付全部地价款15%至20%的定金。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者应自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个月内支付全部地价款;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在上述期限内支付的,经土地管理部门征得财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支付期限,具体支付期限和方式应在出让合同中规定。延长付款期间,土地使用者每月应按未付款额1‰至2‰的比例支付资金占用费。
  土地使用者超过2个月或合同期限仍未支付全部地价款的,不退还定金,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违约赔偿。
 第十七条 出让方应按合同规定提供出让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未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应退还定金,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违约赔偿。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