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有独创见解,被有关部门采用,并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其他软科学成果。
(三)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或推广、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中,作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四)在重大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环境保护等方面采用新技术,作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五)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经过实践验证,并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成果。
第四条 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根据申报项目科学水平的高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对科学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分下列三等:
一等奖:授予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杯,奖金6000元。
二等奖:授予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牌,奖金3500元。
三等奖:授予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金1500元。
评审标准:
一等奖:主要科学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显著作用,并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主要科学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领先,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主要科学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较大作用,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五条 对推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授予市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对特等奖获得者,颁发奖杯、奖状,给予重奖。
特等奖的评定标准是:科学技术指标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有新的突破,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第六条 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的授予和奖金的分配,按以下办法办理:
(一)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授予集体证书;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授予个人证书。同一获奖项目授予个人证书的,一等奖不得超过10人;二等奖不得超过7人;三等奖不得超过4人。
(二)奖金应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获奖项目完成者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不得平均发给,主要完成者所得奖金不得少于奖金总额的70%。授予个人的奖金,一定要如数发给本人。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获奖项目,奖金发给项目主持单位,由项目主持单位召集共同完成单位商定奖金分配方案。一项成果不得重复获奖。
第七条 设立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