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第十四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使师范院校的设置和规模适应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义务教育师资的来源和质量。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动员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并组织在京高等院校为本市培养、培训师资。
  师范院校应当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实行提前单独招生,扩大高等师范专科的招生名额,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义务教育急需的师资。
  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从事教育工作。任何单位不得违反分配计划截留毕业生,违反的必须纠正,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院校的建设,并采取自学考试、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教师。教师、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院校必须全力做好本市在职教师、干部的进修培训工作。
  第十六条 鼓励社会其他部门符合教师条件的人员应聘到中小学任教。应聘任教的人员须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七条 未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现任的合格教师不得调出中小学校改做其他工作。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设立奖励基金,制定奖励办法,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山区的教育工作者给予生活费补贴。奖励和补贴办法,分别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划拨专款修建中小学教职工宿舍。区(县)统建住宅应当保证中小学教职工有一定的比例。夫妻一方为中小学教职工的,另一方的所在单位在分配住宅时,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照顾。
  第十九条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市、区(县)财政用于中小学教育事业费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事业费的公用部分实际上逐年增长。
  人民政府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