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7年第81号--关于对原产于日本、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进口甲乙酮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


  (四)中国大陆产业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七条、第八条及《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等规定,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影响中国大陆产业的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进行了调查,主要证据如下:

  1.表观消费量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表观消费量大幅增长,分别为165422吨、221961吨、246936吨、274166吨、142230吨,同比分别增长34.18%、11.25%、11.03%和15.09%。

  2.产量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产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9061吨、57751吨、89578吨、144530吨、79036吨。同比分别增长47.85%、55.11%、61.35%和7.72%。2005年上半年为73374吨,2005年下半年为71156吨,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3.02%。

  3.销售量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6438吨、55535吨、85327吨、142659吨、79440吨。同比分别增长52.41%、53.65%、67.19%和16.06%。2005年上半年为68447.02吨,2005年下半年为74212.03吨,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增长了8.42%。

  4.市场份额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2.03%、25.02%、32.90%、48.33%、52.30%。2005年上半年为50.83%,2005年下半年为44.52%,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6.31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47个百分点。

  5.销售价格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先升后降,分别为4410.28元/吨、5341.33元/吨、8466.43元/吨、6770.83元/吨、5972.76元/吨。同比分别增长21.11%、增长58.51%、下降20.03%和下降21.89%。2005年上半年为7646.52元/吨,2005年下半年为5982.88元/吨,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21.76%。

  6.销售收入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销售收入先升后降,分别为16070万元、29663万元、72852万元、98639万元、479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4.58%、增长145.60%、增长35.39%和下降11.00%。2005年上、下半年销售收入分别为53894万元和44744万元, 2005年下半年销售收入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16.98%。

  7.税前利润

  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税前利润先升后降。2002年亏损2293万元,2003年亏损1436万元,2004年盈利15284万元,2005年盈利6380万元,其中,2005年上半年盈利10192万元,2005年下半年亏损3812万元,2006年上半年亏损5400万元。

  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先升后降,2002年为-629.15元,2003年为-258.50元,2004年为1791.25元,2005年为447.21元,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1488.97元,2005年下半年为-513.62元,2006年上半年为-679.75元。

  8.投资收益率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投资收益率先升后降,分别为-6.08%、-3.35%、20.82%、6.89%、-4.83%。同比分别上升2.74个百分点、上升24.17个百分点、下降13.93个百分点和下降16.08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11.24%,2005年下半年为-4.23%,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15.48个百分点。

  9.开工率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先升后降,分别为76.97%、66.38%、87.82%、89.22%、82.33%,同比分别下降10.59个百分点、上升21.44个百分点、上升1.39个百分点和下降14.22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96.55%,2005年下半年为82.74%,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13.81个百分点。

  10.就业人数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产业就业人数呈先升后降,分别为337人、540人、653人、841人、795人。同比分别上升60.2%、20.9%、28.79%和下降6.8%。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853人,2005年下半年为837人,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1.88%。

  11.劳动生产率

  调查期内(2002-2005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分别为115.91吨/年/人、106.95吨/年/人、137.18吨/年/人、171.86吨/年/人,同比分别下降7.73%、上升28.27%、上升25.28%。

  12.人均年工资

  调查期内(2002-2005年),中国大陆产业就业人员人均年工资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9964.65元、19205.36元、24413.34元、27922.10元,同比分别下降3.80%、上升27.12%、上升14.37%。

  13.期末库存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期末库存分别为3306吨、6312吨、10620吨、16994吨、17773吨,同比分别上升90.96%、68.24%、60.03%和15.75%。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15355吨,2005年下半年为16994吨,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上升了10.68%。

  14.现金流量净额

  调查期内(2002-200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类产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862万元、-1034万元、12937万元、-11145万元、-17340万元。除2004年为净流入外,其他年份均为净流出。其中,2005年上半年为-4702万元,2005年下半年为-6442万元。

  15.投融资能力

  调查期内,尽管中国大陆产业产能扩大,但由于调查期后期亏损严重,巨额投资无法收回,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不断下降,企业投融资能力开始出现下降。

  上述证据表明,2002-200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市场需求总体增长,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和销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和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价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却急剧下降。受其影响,中国大陆产业也被迫大幅降低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受上述因素影响,200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陆产业销售收入下降并出现巨额亏损,现金流量状况恶化,投资收益率为负数,开工率下降,产业发展受到明显抑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