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资料项目29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应对拟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临床试验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并有所报送的研究资料支持。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应科学、完整,并有对与拟定试验的潜在风险和收益相关的非临床和临床资料进行的重要分析的综合性摘要。
16.资料项目30临床研究者手册:是指所申请药物已有的临床试验资料和非临床试验资料的摘要汇编,目的是向研究者和参与试验的其他人员提供资料,帮助他们了解试验药物的特性和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应当简明、客观。
四、申报资料项目表及说明
(一)申报资料项目表
┌───┬───┬───────────────────────────────────┐
│资料分│资料项│ 注册分类及资料项目要求 │
│ 类 │ 目 ├─────┬─────┬─────┬─────┬─────┬─────┤
│ │ │ 1 │ 2 │ 3 │ 4 │ 5 │ 6 │
├───┼───┼─────┼─────┼─────┼─────┼─────┼─────┤
│综述资│ 1 │ + │ + │ + │ + │ + │ + │
│ 料 ├───┼─────┼─────┼─────┼─────┼─────┼─────┤
│ │ 2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药学研│ 7 │ + │ + │ + │ + │ + │ + │
│究资料├───┼─────┼─────┼─────┼─────┼─────┼─────┤
│ │ 8 │ + │ *4 │ + │ + │ *4 │ *4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资料分│资料项│ 注册分类及资料项目要求 │
│ 类 │ 目 ├─────┬─────┬─────┬─────┬─────┬─────┤
│ │ │ 1 │ 2 │ 3 │ 4 │ 5 │ 6 │
├───┼───┼─────┼─────┼─────┼─────┼─────┼─────┤
│药理毒│ 16 │ + │ + │ + │ + │ + │ + │
│理研究├───┼─────┼─────┼─────┼─────┼─────┼─────┤
│ 资料 │ 17 │ + │ *14 │ ± │ *16 │ - │ - │
│ ├───┼─────┼─────┼─────┼─────┼─────┼─────┤
│ │ 18 │ + │ *14 │ ± │ *16 │ - │ - │
│ ├───┼─────┼─────┼─────┼─────┼─────┼─────┤
│ │ 19 │ + │ *14 │ ± │ *16 │ - │ - │
│ ├───┼─────┼─────┼─────┼─────┼─────┼─────┤
│ │ 20 │ + │ *14 │ ± │ *16 │ - │ - │
│ ├───┼─────┼─────┼─────┼─────┼─────┼─────┤
│ │ 21 │ *17 │ *17 │ *17 │ *17 │ *17 │ *17 │
│ ├───┼─────┼─────┼─────┼─────┼─────┼─────┤
│ │ 22 │ *11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 ├───┼─────┼─────┼─────┼─────┼─────┼─────┤
│ │ 25 │ *6 │ - │ *6 │ *6 │ - │ - │
│ ├───┼─────┼─────┼─────┼─────┼─────┼─────┤
│ │ 26 │ *7 │ - │ - │ - │ - │ - │
│ ├───┼─────┼─────┼─────┼─────┼─────┼─────┤
│ │ 27 │ + │ *18 │ *18 │ + │ *18 │ - │
├───┼───┼─────┼─────┼─────┼─────┼─────┼─────┤
│临床试│ 28 │ + │ + │ + │ + │ + │ + │
│验资料├───┼─────┼─────┼─────┼─────┼─────┼─────┤
│ │ 29 │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31 │ + │ + │ + │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 │
└───┴───┴─────┴─────┴─────┴─────┴─────┴─────┘
注:1.“+”指必须报送的资料和/或试验资料。
2.“±”指可以用文献资料代替试验资料。
3.“-”指可以无需提供的资料。
4.“*”指按照说明的要求报送资料,如*6,指见说明之第6条。
5.“△”指按照本附件“五、临床试验要求”中第4条执行。
6.文献资料为所申请药物的各项药理毒理(包括药效学、作用机制、一般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的文献资料和/或其文献综述资料。
(二)说明
1.申请注册分类1~5的品种,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30(资料项目6除外);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的资料项目包括重新整理的综述资料1~6、资料项目12和14、临床试验资料28~32以及重新整理的与变更相关的资料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对于注册分类1的品种,临床试验完成后应根据临床期间进行的各项研究的结果,重新整理报送资料项目1~30的全部资料。
同时申请注册属于注册分类3的原料药和属于注册分类6的制剂的,其原料药的注册申请应当符合申报生产的要求。
2.申请注册分类6的药品,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表》的要求报送资料项目1~16和28~30。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在临床试验完成后报送资料项目28~32以及其他变更和补充的资料,并按申报资料项目顺序排列。
3.申请注册分类6的药品,应根据品种的工艺、处方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按国家标准与已上市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无法按照国家标准与已上市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的,应按照新药的要求进行质量研究,必要时对国家药品标准项目进行增订和/或修订。
4.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必须提供原料药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一式2份,分别放入资料项目2的资料(证明性文件)和资料项目13号的资料(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中。使用国产原料药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该原料药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检验报告书、药品标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与该原料药生产企业签订的供货协议、销售发票等的复印件。使用进口原料药的,应当提供与该原料药生产企业或国内合法的销售代理商签订的供货协议、《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口岸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药品标准复印件等。药品注册过程中,研制制剂所用的进口原料药未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的,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5.对用于育龄人群的药物,应当根据其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报送相应的生殖毒性研究资料。
6.对于临床预期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含6个月)或治疗慢性复发性疾病而需经常间歇使用的药物,均应提供致癌性试验或文献资料;对于下列情况的药物,需根据其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报送致癌试验或文献资料:
(1)新药或其代谢产物的结构与已知致癌物质的结构相似的;
(2)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现有细胞毒作用或者对某些脏器、组织细胞生长有异常促进作用的;
(3)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的。
7.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药,如镇痛药、抑制药、兴奋药以及人体对其化学结构具有依赖性倾向的新药,应当报送药物依赖性试验资料。
8.属注册分类1的,一般应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过程中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
9.属注册分类1中“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应当报送消旋体与单一异构体比较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一般为急性毒性)等反映其立题合理性的研究资料或者相关文献资料。在其消旋体安全范围较小、已有相关资料可能提示单一异构体的非预期毒性(与药理作用无关)明显增加时,还应当根据其临床疗程和剂量、适应症以及用药人群等因素综合考虑,提供与消旋体比较的单一异构体重复给药毒性(一般为3个月以内)或者其他毒理研究资料(如生殖毒性)。
10.属注册分类1中“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如其组份中不含本说明6所述物质,可以免报资料项目23~25。
11.属注册分类1中“新的复方制剂”,应当报送资料项目22。
12.属注册分类1中“新的复方制剂”,一般应提供与单药比较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如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显示其毒性不增加,毒性靶器官也未改变,可不提供资料项目27。
13.属注册分类1中“新的复方制剂”,如其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无重大改变的,可免报资料项目23~25。
14.属注册分类2的,其药理毒理研究所采用的给药途径应当与临床拟用途径一致。一般情况下应当提供与原途径比较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和/或相关的毒理研究资料(如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和/或局部毒性试验)。
15.属注册分类3中“改变给药途径,已在境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应当重视制剂中的辅料对药物吸收或者局部毒性的影响,必要时提供其药代动力学试验或者相关毒理研究资料。
16.属注册分类4的,应当提供与已上市销售药物比较的药代动力学、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和急性毒性试验资料,以反映改变前后的差异,必要时还应当提供重复给药毒性和其他药理毒理研究资料。如果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而制成的药物已在国外上市销售,则按注册分类3的申报资料要求办理。
17.局部用药除按所属注册分类及项目报送相应资料外,应当报送资料项目21,必要时应当进行局部吸收试验。
18.对于存在明显安全性担忧(如安全性范围比较小、给药剂量明显增加)的缓、控释制剂,一般应当提供与已上市缓控释制剂或常释制剂比较的单次给药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五、临床试验要求
1.属注册分类1和2的,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1)临床试验的病例数应当符合统计学要求和最低病例数要求;
(2)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
I期为20至30例,II期为100例,Ⅲ期为300例,IV期为2000例。
(3)避孕药的I期临床试验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II期临床试验应当完成至少100对6个月经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完成至少10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IV期临床试验应当充分考虑该类药品的可变因素,完成足够样本量的研究工作。
2.属注册分类3和4的,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的,每个主要适应症的病例数不少于60对。避孕药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5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
属于下列二种情况的,可以免予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局部用药,且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制剂;
(2)不吸收的口服制剂。
3.属注册分类5的,临床试验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为18至24例;
(2)难以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口服固体制剂及其他非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
(3)缓释、控释制剂应当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和必要的治疗学相关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
(4)注射剂应当进行必要的临床试验。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单一活性成份注射剂,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多组份注射剂,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300例(试验药);脂质体、微球、微乳等注射剂,应根据注册分类1和2的要求进行临床试验。
4.对于注册分类6中的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为18至24例。
需要用工艺和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
5.减免临床试验的申请,应当在申请药品注册时一并提出,并详细列出减免临床试验的理由及相关资料。对于已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除《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减免临床试验的情况外,一般不再批准减免试验。如完成临床试验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应当提出申请,详细说明减免临床试验的依据和方案,从临床统计学、试验入组病人情况等各个方面论证其合理性。
6.临床试验对照药品应当是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必须要从国外购进的药品,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经口岸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方可用于临床试验。临床试验阳性对照药品的选择一般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原开发企业的品种;
(2)具有明确临床试验数据的同品种;
(3)活性成份和给药途径相同,但剂型不同的品种;
(4)作用机制相似,适应症相同的其他品种。
六、进口化学药品申报资料和要求
(一)申报资料项目要求
1.申报资料按照化学药品《申报资料项目》要求报送。申请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销售的药品,按照注册分类1的规定报送资料;其他品种按照注册分类3的规定报送资料。也可以报送ICH规定的CTD资料,但“综述资料”部分应按照化学药品《申报资料项目》要求报送。属于注册分类1的药物,应当至少是已在国外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2.资料项目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尚需提供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核准的原文说明书,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上市使用的说明书实样,并附中文译本。资料项目6尚需提供该药品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上市使用的包装、标签实样。
3.资料项目28应当报送该药品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为申请上市销售而进行的全部临床试验的资料。
4.全部申报资料应当使用中文并附原文,其他文种的资料可附后作为参考。中文译文应当与原文内容一致。
5.药品标准的中文本,必须符合中国国家药品标准的格式。
(二)资料项目2证明性文件的要求和说明
1.资料项目2证明性文件包括以下资料:
(1)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公证文书及其中文译本。
属于注册分类1的药物,证明文件可于完成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后,与临床试验报告一并报送;但在申报临床试验时,必须提供药品生产国家或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该药物的生产企业符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
(2)由境外制药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境外制药厂商委托中国代理机构代理申报的,应当提供委托文书、公证文书及其中文译本,以及中国代理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的药物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等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以及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2.说明:
(1)申请人提供的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应当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统一格式。其他格式的文件,必须经所在国公证机构公证及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认证。
(2)在一地完成制剂生产由另一地完成包装的,应当提供制剂厂或包装厂所在国家或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
(3)未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获准上市销售的,可以提供持证商总部所在国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提供持证商总部所在国或者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的,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
(4)原料药可提供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该原料药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也可提供欧洲药典适用性证明文件(CEP,CertificateofSuitabilitytotheMonographsoftheEuropeanPharmacopeia)与附件,或者该原料药主控系统文件(DMF,DrugMasterFile)的文件号以及采用该原料药的制剂已在国外获准上市的证明文件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