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茧丝绸信息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扩大商务部城乡市场监测体系中的茧丝绸企业数量,加强茧丝市场运行监测,准确分析市场走势,及时发布市场预测、预警信息。积极探索建立中国茧丝价格指数,引导茧丝绸商品的国内外贸易。
以产销对接、政企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为重点,促进茧丝绸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信息连接,尤其是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蚕种场搭建跨区域的合作平台。通过提供多种形式和层面的信息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东桑西移”工程总体进展势头良好,各地积极性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健康发展。
第一,扎实工作,稳步推进。
“东桑西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开头固然不易,要保持良好的势头更难。各地主管部门在认真总结2006年基地建设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商务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07〕144号)要求,抓紧制定2007年实施方案。要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农业、工商、价格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切实转变作风,认真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工作。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始终坚持把质量摆在第一的位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不仅要把好企业进门关,还要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二,坚持不与粮棉争地。
由于2006年茧价较高,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在推进“东桑西移”工作中,决不能影响粮食安全。要防止侵占粮田发展蚕桑的现象,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更要确保基本粮田不被侵占。要充分发挥桑蚕适应能力强,可在多种土地和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优势,坚持不与良田争地,落实种粮、种桑双受益的发展方针。
第三,积极拓展国内消费。
无论从国家“促消费”的方针要求,还是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看,积极开拓丝绸国内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茧丝办将组织启动国内市场丝绸消费状况的专项调研,摸清丝绸内销状况,评估国内市场的容量与潜力,提出扩大丝绸内销的建议。要加强终端产品的设计研发和高档丝绸标志推广力度,不断推出适销对路花色品种和耗丝量大的家纺产品。同时,要把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丝绸节”、10月在杭州举办的“丝博会”办好。